近年来,甘肃新能源发展突飞猛进,截至3月底,甘肃电力总装机3032.38万千瓦,其中水电735.61万千瓦,风电658.6万千瓦,光电85.31万千瓦,新能源超越水电已经成为甘肃第二大能源。但2013年甘肃最大负荷约1250万千瓦,省内电力供大于求。新能源装机的大量增加,挤占了火电市场空间,甘肃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在西北排名垫底。火电企业大多数亏损,存煤积极性普遍不高。
新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和水电的季节性的特点,决定了火电仍是保障甘肃电网安全、平稳运行的主力电源。因此,扩大甘电外送份额,不仅为省内新能源提供发展空间,还能提高甘肃火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保障了甘肃电网的安全运行。要使省内火电企业多发外送,保障电煤供应是最大难题。
甘肃省电力公司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煤定电”的激励机制,该公司协同甘肃省工信委制定《甘肃火电企业电煤库存预警管理办法》,保障电煤正常供应,有效防范了因电煤短缺而带来的电网不安全因素。
“以煤定电”促火电外送
所谓“以煤定电”,就是在电煤供应紧张的时期,鼓励火电企业积极存煤,存量在警戒线以上的火电企业可以申请外送交易电量。
华能平凉电厂计划营销部主任许志华介绍说:“2012年,我们电厂机组利用小时数3678小时,参与交易的外送电量27.82亿千瓦时,提高了火电机组1055小时的利用小时数,基本上占全年利用小时数的三分之一。”2012年,甘肃省电力公司经过不懈努力,电煤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完成总外送量125.26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外送就达到了124.92亿千瓦时,占总外送电量的99.73%。
许志华认为,目前影响甘肃火电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电煤储存转化为电力需求不足,甘肃省政府和甘肃省电力公司通过积极努力,在西北外送电量中争取到更高比例,这是火电企业所期盼的结果。
如许志华所言,电煤供应市场已经发生变化,李娟认为以煤定电的政策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在缺煤情况下,更侧重于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在当下,更侧重于促进火电外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