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市白沙星光立交桥施工现场,南宁供电局两辆黄色的绝缘斗臂车停在电杆与电塔下,正使用带电作业,对四回10千伏同塔输电线路进行移改,以配合白沙星光立交桥的施工。现场供电人员介绍,如果实行“一刀切”的停电方式,将有40多个台区的客户停电超过16个小时。为把客户停电时间减到最小,他们研究确定了带电配合、分段停电的施工方案,虽然施工衔接变得更加繁杂,但能够减少客户近300个户时的停电时间。
这是广西电网系统供电企业的一个日常工作场景。当前,广西电网公司正全力争创国内先进省级电网企业。该公司提出,力争到2015年成为国内先进的省级电网企业,南宁、柳州、桂林供电局率先达到国内领先,城市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2.5小时。其他供电局实现国内先进,城市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5小时。
整张广西电网最薄弱的地方,就在配网。”广西电网公司生技部工作人员介绍,广西的配网装备水平不高,老旧设备较多,配电网的抗灾能力较差,导致了故障次数高发。配网线路可转供电率是体现配网结构坚强与否的指标,2012年广西配网的这一数值仅为64%,在南网五省区中处于较低水平。“我们提出,2015年南宁、柳州、桂林供电局配网可转供电率不低于90%,其他供电局不低于85%,要实现这个目标,加快配网升级改造是一大关键。”
为改善配网结构,南方电网公司大手笔投资建设广西配电网,在2011年至2012年投资135亿元建设电网的基础上,“十二五”后三年,再投资220亿元,重点对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广西电网公司还从规划源头入手,于2012年启动了13个地市“十二五”配电网规划细化工作,重点梳理配网结构不合理、电压质量偏低等问题,提出新增变电站布点、改造残旧设备、缩短供电半径等解决措施。
今年,广西电网公司还以重点城市为试点,开展配网自动化和智能电网的研究应用,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同时注重3C技术等新技术的运用,来加快电网建设,促进通道型电网向受端型电网转型,使电网发展向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绿色转变。到2015年,广西电网110千伏、35千伏网络结构更加优化,运行灵活性、供电能力及可靠性将得到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