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共完成跨省区电能交易电量合计 3152.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87%,其中跨区交易电量完成139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8%,跨省交易电量完成1760.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3%。>>详细
点评:上半年,华北区域共组织蒙西富余风电送京津唐电网、河北南网、山东电网消纳10.81亿千瓦时,最大限度减少低谷弃风。今年二季度以来,通过积极应对四川富裕水电消纳问题,合理调整跨区通道交易方案,实现四川最大外送水电达770万千瓦,有效缓解华中地区弃水问题。跨省区电能交易,促进了清洁能源的消纳利用,有效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消耗。目前,我国跨省区电能交易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统一调度、沟通协调、利益分配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国家近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鼓励和培育各地区开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开、透明和市场主体自愿为原则的跨省区电能交易,加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我们期待跨省区电能交易尽快形成更完善更科学的长效机制。
二、能源局发布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3%
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
1-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7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分类看,第一产业用电量465亿千瓦时,减少2.0%;第二产业用电量17580亿千瓦时,增长3.7%;第三产业用电量2673亿千瓦时,增长12.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036亿千瓦时,增长12.7%。>>详细
点评:6月用电量增速数据姗姗来迟。一如预期,6月份用电量增速并不好看。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了8.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有专家指出,这是6月份用电量同比增速自2005年以来(除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2009年外)最低的数字。对于下半年用电量增速走势,由于去年基数较低以及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增速或缓慢回升。用电量增速下滑说明经济仍处在放缓的趋势中,连续四个月的下滑,也反映消费需求的疲弱状态。然而结构性的变化似乎也体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正逐渐形成。
三、城市节电将获财政奖励每千瓦最高奖励550元
国家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决定选择部分符合一定条件的城市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综合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将按实施的节电效果对试点城市给予适当奖励,最高每千瓦奖励550元。 >>详细
点评: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实现全社会合理节能节电的重要手段,是支持国民经济和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两部委在通知中,对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作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节电效果明显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和奖励。对不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且能耗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企业实施惩罚性电价政策。奖励的金额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表明了政府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决心。坚定的决心和得力的措施,必将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保障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推动“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四、上半年国网新能源消纳能力突出同比增22.4%
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新增风电、光伏发电并网容量576万千瓦和10万千瓦,同比增长29.7%和4.7%;消纳新能源4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4%。“十一五”以来,累计消纳新能源210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69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3亿吨。 >> 详细
点评:今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加快特高压工程建设,优化电网结构,针对华中地区来水早、水量大情况,充分发挥特高压等跨区跨省输电和大幅提高电网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可再生能源并网和消纳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015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1.4%。然而近年来,风电弃风、水电弃水、太阳能“晒太阳”等并网难和消纳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电网在消纳新能源方面做出了成效卓著的努力,同时也要看到现有的电力运行机制还需要做更深层次的调整,还需要建立更多配套的基础平台、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瓶颈”才会打破。
五、南方电网试水跨境抢修粤澳电网建立联动机制
7月17日下午,南方电网公司旗下广东电网珠海供电局与澳门电力公司联合成立“珠澳联网设施日常运维及应急抢修联动机构”,并签署有关备忘录,这也标志着粤澳电网不但互联还可互动,南方电网对澳供电应急抢修机制建立。 >>详细
点评:广东对澳门供电已有28年历史。随着跨境设备日益增多,如何界定电网设备的日常维护特别责任,高效完成设备检测和应急抢修,成为南方电网和澳门电力公司沟通协商的新课题。《澳门-珠海联网电力设备日常运维及应急抢修联动机制备忘录》的签订,是南方电网公司探索跨境运行维护的新尝试,是南网进一步加强与澳门电力公司合作、确保澳门特区安全稳定供电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