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上,笔者在参观会场的时候,与往年到处都是“环保节能”的字眼不同,这次特别明显,随处可见的便是“物联网”3个字,无论是IT、家居,还是能源行业,都在推广着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我国制定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在去年年底正式发布,更是进一步加快和推动了国内物联网相关行业的发展速度。
作为国际领先的无线机器对机器(M2M)技术专家,泰利特(Telit)是全球唯一一家为各种无线技术提供通讯模块的公司。泰利特是较早进入国内市场的世界级M2M无线通信厂商。
泰利特(Telit)是较早进入国内市场的世界级M2M无线通信厂商。从2007年开始,先后在深圳和上海成立了代表处,面向整个国内市场提供M2M无线通信模块及解决方案。从2007年到2010年的四年间,泰利特(Telit)整个亚洲市场的销售额实现了667%的超高速增长。这中间,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日本和印度贡献了绝大份额。尤其在2010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销售额占据了泰利特(Telit)整个亚洲销售总额95%的比例。
在电表市场,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共有14亿只电表,只有不到10%的电表称得上是智能电表,或者具有互联性、连接性。中国政府提出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加强智能电网建设,这些都为M2M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Telit现在不仅为中国最大的几个远程电表制造商提供GSM/GPRS模块,而且还为中国市场提供CDMA/WCDMA模块产品用以满足公司M2M的应用,是该市场上的第二大供应商。智能表计的快速发展已然毋庸置疑,泰利特看重国内的智能表计市场,想借此成为国内市场最大的无线模块供应商。借着本次泰利特参加电表展的契机,我们在泰利特深圳办事处采访到了泰利特能源市场销售总监Emmanuel Macon-Dauxerre先生,为我们介绍泰利特在智能电表领域的发展规划。
记者:Emmuanel先生,你好,很感谢你接受我们采访。可否为我们简单说下目前泰利特对智能电表领域有那几方面的产品。
Emmuanel(下面简称E):主要有广域网、社区供电网以及局域网三个领域。
记者:以上三大领域,泰利特在哪个领域市场份额最大?
E:广域网,泰利特在此的技术层面竞争更有优势,而社区供电网竞争最激烈,家域网属于新领域,触及面仍在拓展。家域网应用的窄波无线技术,我们也有窄波的产品应对新市场需求。
记者:目前国内还是以传统的人手查看和抄表为主,请问下Emmuanel先生,我们为什么需要智能电网?同时目前的智能电表现状又如何呢?
E:智能电网一个重要功能可以避免服务时能源的中断,以及有效规避偷电行为,偷电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甚广,同时是随着电能车广泛应用,智能电网将提前为电能车作储备。
智能电网面临的较大挑战,对于能源公司而言,如何平衡新兴能源跟客户供应需要的关系尤为重要。因为新能源难预测,对于客户供求平衡难做到准确预估。
全球智能电表相关数据:未来10年,全球对智能电表需求将达到14亿。在亚太地区,对智能电表需求将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在中国。我们预计安装电表基础设施,接下来将达到10亿个,每年都有8~9000万设备的需求,中国在此占据了70%销量。
我们相信,智能电网能更好解决目前国内在电网设施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有效防止偷电等现象的频发。
记者:对于智能电表的应用,在当前全球的应用技术是不是一样的呢?而中国市场又有什么特点?
E:我们期望智能电表考虑的2个主要技术:电力宽带技术,窄频技术。全球智能电网应用,中国电力宽带技术,跟欧洲是一样的,而美国、澳洲、印度技术一样,采用的是窄频技术。而在家域网上,各国技术不一。
国家电网已发表一份对智能电表的需求,但现在设备只有一个数据的交流,这个数据是跟外部modern链接,但缺乏内部数据通讯连接。
记者:请问泰利特在能源市场能提供哪些产品服务呢?
E:智能电表提供2G产品以及用于智能电网上的3G产品。而针对家庭市场的窄频产品,其中窄频产品还包括天然气跟用水计表的市场,而欧洲也有同样需求。
国内前10大电表供应商基本都是用泰利特产品,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外资公司能做进中国企业。泰利特是全球化公司,总部在伦敦,很早就进入中国,5~6年前已把公司的生产,销售团队,市场推广挪到中国本土来做,大大增强了本土的竞争力。大家也很清楚,中国市场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如果企业没有很好的成本控制力,很难在国内竞争。这也是为何全球前3的企业,本来在中国都保有良好市场份额,其中2家在中国市场份额已逐渐减少,只有泰利特仍在上扬。我们比竞品更早能意识到必须本土化,必须把生产,甚至以后的研发都要通过中国本土争取最好的资源。
记者:你刚刚说,智能电表领域泰利特在国内市场逐渐走在前面,但中国智能电表市场,是不是还处于一个刚起步阶段?
A:电表市场里,有两个细分市场,一个是高端,数量少,质量高,这个市场在中国已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主要的应用是控制电网里电流的问题。在这一部分,泰利特进入得很早,而且市场份额很高。在新的十二五规划下,带动了中国智能电网的增长,在往后的这几年,在读表的这一块,要求相对低,数量增长很快,就会出现其他一些国内公司参与竞争,这块份额将百花齐放。
记者:由于国内各地区情况复杂,泰利特在开拓市场的同时,有没遇到不兼容情况出现?
A:这个是不会的,国家电网标准是统一的。但毕竟中国是很大的市场,每个省份标单有差异,这的确会增加我们跟进这些生意的难度,所以我们在国内建立代理商渠道,我们通过代理商在各区域的优势,跟进各区域电网的标单,当我们客户拿到这些标单,也代表我们也拿到这些生意了。
其实市场竞争越激烈,对消费者更利好,随着价格下调,市场份额将大幅增长,研发跟供应商控制好成本,竞品无法做进高端市场,去年竞品增长是基于低端产品的基于十二五规划而爆发。
记者:智能化技术使用到终端应用内,相比传统的稳定性会出现的问题?
E:有可能,如果断线模块没有人去按重拨的功能,针对这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会把新模块的功能添加到设计里面,以不同技术手段来考虑或弥补这个行业里面可能出现的情况。通过技术手段确保智能电表的稳定性,对可能发生问题提早做进设计中。
记者:根据欧洲成功经验,对中国电表这块市场AMI整套系统的运用有何借鉴?
E:如意大利市场,应用的是电力宽带技术这个技术——PMC。在意大利面临挑战的是客户终端连接和终断,但这种情况是出现在十年前,现在已经有很多东西变化。就全球市场化,他认为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挑战。
记者: 对中国智能电网智能电表AMI安全问题的考虑?
E:这个问题相应的广泛些,安全不仅是在产品的安全,更主要的是流程上面的安全问题。广域网,安全很重要,产品流程安全更重要,不单是模块问题,是整个系统输入考量问题。
但产品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或设备去完善模块的安全问题。要看电力局对安全性要求有多高,看客户需要用什么方案来解决。
如模块技术手段:每个模块中有SIM卡,SIM卡有可能被盗用,SIM卡不用,直接做芯片焊接到模块,无法被盗用。用设备干扰信号发送,可抗干扰,有额外成本,技术层面能用以上两个方案。
记者:看来智能电表领域是一个刚起步的领域,还存在不少不足,不过因此看来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和发展前景,谢谢Emmanuel先生跟我们详细解答了这么多关于智能电表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知识,也祝愿泰利特在未来的电力发展领域占据更大的物联网市场份额。
E:谢谢,感谢你们对泰利特的发展关注和支持,不过同时我们也需要强调一下,也是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我们泰利特不只电表专注供应商,我们是全球第二代模块供应商,电表只占不到30%份额,安防,远程医疗,POS机,车载。还有远程医疗应用等,希望大家也能关注泰利特的其它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