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文认为:“电力系统稳定性不容纳外来不稳定电源。”其实,电网对于电源和负载的不稳定性,都有一定容纳能力。我国电网对于电源不稳定性的容纳限度目前是15%,即容许15%以下电源可以波动。北美电网容纳限度为22%。目前,我国并网的光伏发电在我国电网总容量中所占的比例不到万分之一,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远不足以对于电网的稳定性造成危害。实际上,电网调度系统对于发电量和负载量的波动都有一定调节能力。况且,光电具有分布式发电特点,从大面积看,稳定性要比单个电站要强得多。而且,对于光伏发电超过电网容量的10%的配置,也已在许多电力机构的考虑和设计之中,将完全有把握保证光伏发电的可行性。
??????? 葛文说:“智能电网的建设远远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其实,利用光伏和风力发电进行稳定的发电,需要智能电网与蓄能技术的结合。例如,一个1GW(一百万千瓦)的光伏电站,白天发出来,晚上没有电,或者突然阴天,那么,电网对于这一百万千瓦的电源缺失,是不能容忍的(假设当地电网的容量小于六百万千瓦)。如果仅仅依赖电网调度,那么,电网需要在瞬间从异地调入一百万千瓦的电力,或者从本地切出一百万千瓦的负荷,难度是相当巨大的。如果全部依赖蓄能,那么,能够以如此大的功率长期供应这缺失的一百万千瓦容量,目前也没有这么大容量的蓄能系统。但是,如果采用蓄能与智能电网结合,在光伏发电中断后,只要蓄电池能供应一分钟电力,同时,将供电中断的信号发出,那么,以目前电力调度系统的能力,在一分钟内从外部调入一百万千瓦的电力,是完全可以满足的。通常,一个地区的电力不足或过剩,从就近电网调过来即可,不必从“数千公里”以外解决。
???????? 葛文质疑光伏“电流质量能否达到标准”。事实是,光伏发的直流电,经过逆变器后,根本不可能“仍有少量直流电进来”。而且,目前的逆变技术完全采用数字控制,波形、频率远比现有火力发电的交流电更为标准,完全不存在“交流频率也不全符合要求”的问题。目前国内使用的逆变器技术完全可以国产化。上海普罗新能源公司单机1MW容量的逆变器在宁夏2010年5月并入国家电网,运行已近一年,不仅容量为世界最大,质量十分稳定,而且效率达到98.6%,远远高出德国产品的96%的水平,产品价格仅为每瓦1元,也远远低于德国产品。预计国内光伏电站容量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逆变器价格可降低到每瓦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