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前,灾区电力基础设施几乎毁于一旦这三年,成四川电网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三年
??????? 德阳市罗江县御营镇万寿桥村。蓝天下,一根根粗壮的电线穿越崇山峻岭,犹如跳动的五线谱。
??????? 睹物感怀,记者的思绪被拉回到3年前。
??????? 2008年5月7日,±500千伏宝鸡-德阳直流输电工程开工仪式在陕西省宝鸡市和四川省德阳市同时举行。这条水火互济的电力大动脉,承载着四川电网突破“丰余枯缺”瓶颈的梦想。
??????? 梦想刚刚起飞,5天之后,就遭遇汶川特大地震。
??????? 梦想戛然而止,但不是破灭。三年时间即将过去,记者回访工程,但见这条电力大动脉已经卓然而立!
??????? 大事记
??????? 2008年6月10日 地震受损需抢修恢复的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54座、10千伏及以上线路2605条已全部恢复运行。
??????? 2008年7月24日 映秀35千伏春天坪小型化变电站建成正式移交,结束了震中靠发电机临时供电的局面。
??????? 2008年8月27日 因灾停运需原地重建的220千伏安县、大康、110千伏辕门坝、晓坝、35千伏苟家垭等5座变电站重建完成。
??????? 2008年10月31日 500千伏茂谭一、二线和500千伏茂县变电站恢复运行。
??????? 2008年11月30日 220
??????? 千伏源山南北线原地重建等工程完工,阿坝铝厂供电恢复。
??????? 2009年5月11日 “空中都汶路”二台山输变电工程成功投运。
??????? 2009年6月 国网公司对口援建6县地方电网恢复重建工作全部完成。
??????? 2009年12月 德宝直流工程单极投运。
??????? 2010年4月 德宝直流工程双极投运。
??????? 2010年7月8日 向上线投运,标志着四川电网全面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代。
??????? 2011年3月2日 成都电网“腾飞工程”启动仪式暨石墙220KV变电站开工仪式在成都举行,标志着 “十二五”期间四川电网建设启幕。
??????? 灾后重建 电力鏖战创造奇迹
??????? 四川电网遭受重创。省电力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地震中超过1000余名员工失踪或无法联系,变电站停运171座,线路停运2751条,部分电网损毁,用户因灾害停电累计达405万户,直接经济损失达106亿元。灾后恢复重建需要资金326亿元。
??????? 四川水电集团的供区内,青川电力公司、星辰水电开发公司也损失惨重,电力基础设施几乎毁于一旦;三台电力公司电网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所有发供电设备全部停运,全县电网瓦解……
??????? 当看到一座座被扭成麻花的铁塔躺在地上,当看到地震灾区的孩子伏在豆大的烛光下渴望光明,当看到停产的厂房中工人那渴望复工的眼神……电,成了共同的期盼!
??????? 通电,不仅意味着给灾区人民以光明,更将照亮人们前行的勇气!
??????? 创伤,打不垮坚强的电力工人,他们打响了一场又一场的供电鏖战。
??????? 映秀镇二台山220千伏开关站夷为平地,阿坝地区水电输送通道被彻底切断。省电力公司决定二台山开关站原址重建,6个月必须完工。
??????? 与时间赛跑,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超人的毅力和团队的智慧。施工人员在余震频繁、道路不通的恶劣环境下,面对灾区惨烈景象带来的心理冲击,挑战极限、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终于,2009年5月11日,二台山220千伏输变电抢建工程投入运行。阿坝州南部近100万千瓦的电能通过二台山输变电工程源源不断输送到四川主网!
??????? 三台县,电力员工为全县灾后重建的132所学校、医院和敬老院架设安装了电力配套设施,为2万多户灾后重建房屋安装了电力配套设施,并为农户减免各种费用200余万元。
??????? 青川县,杨村子电站受损严重。电力公司干部职工历经7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到2008年12月28日,杨村子电站终于开闸进水发电。
……
??????? 到2010年底,省水电集团供区内的供电能力已全面恢复到震前水平,大多数地区的电网结构、电力设施均超过了震前标准。到2011年2月底,省水电集团所负责的青川、平武、三台等地的灾后重建,共争取到投资计划5.5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22亿元,已完成投资4.33亿元。
??????? 在国网供区内,截至2010年4月底,省电力公司共完成电网灾后恢复重建35千伏及以上项目188个,共计完成投资62.22亿元,四川电网已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
??????? 借力跨越 四川电网脱胎换骨
??????? 灾后重建决不仅仅是简单修复。四川电网借力灾后恢复重建,开始了新一轮的跨越。
???????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份《关于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缓解四川电力“丰余枯缺”供需矛盾的建议》引发了代表委员的关注。
??????? 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表示,近三年是四川电网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三年
??????? 2009年12月28日,德宝直流工程单极投运;2010年4月,工程双向贯通。该工程是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自主成套、直流主设备完全国产化的常规300万千瓦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它的投运不仅为四川在枯水季带来了蓬勃电能,还使四川电网成为南北互济、水火“相融”的重要电力平台,四川电网丰枯互补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 2010年7月8日,又一条电力大动脉±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直流工程竣工并投入试运行,四川电网外购电能力进一步增强。
??????? “坚强是智能电网的基础,好比人的体格,智能是坚强电网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好比人的大脑,两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王抒祥表示,在恢复重建中,四川电网变得更坚强、更智能。
??????? 2010年9月29日,绵阳永昌110千伏智能变电站正式投运,北川自此成为国内首个拥有智能变电站的县级城市。
??????? 2010年1月,乐山市峨眉乐都镇金顶小区智能卡表系统正式运行,引领乐山市民进入智能电表时代;同年11月10日,乐山市市中区春华路南段五丝厂宿舍社区顺利上线,成为乐山市首个“智能电表社区”。
??????? 2010年5月28日,被列入2010年成都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成都石羊电动汽车充电站建成运行,标志着四川首座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成功运营。同时,首批投入的“成都造”10辆纯电动公交车也开始示范运营,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后又一个进行电动公交车上路示范运营的城市。
??????? 建设更加强健的四川电网 “骨骼”、引入更“智慧”的电网之“心”……灾后重建,四川电网已经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展望明天 打造大电网、大枢纽、大平台
??????? 2011年3月2日,成都电网“腾飞工程”启动仪式暨石墙220KV变电站开工仪式在成都市高新区举行。
??????? “十二五”时期,我省全社会用电量大概要达到3000亿千瓦时左右,用电负荷在5500-6000万千瓦之间。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区域振兴,无论是企业培育还是资源开发,无论是城市发展还是农村建设,都对电力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根据“十二五”四川能源发展规划,四川将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水电基地和西部电力高地,我省也将着力推动“大电网、大枢纽、大平台”建设,全力将四川电网打造成坚强智能大电网;建设为“东接三华(华中、华东、华北)、西纳新藏(新疆、西藏)、北联西北、南通云贵(云南、贵州)”的电力交换大枢纽;构筑起跨省区、跨流域电网协调发展的“水火互济、购送灵活、交换方便、新能源上网高效便捷”的电力资源配置大平台。
??????? 到“十二五”末,四川电网将顺利实现从局部电网、传统电网向枢纽电网、现代智能电网的全面升级和全新跨越。作为特高压、交直流、智能化、多电压等级大电网的规模更加宏大!作为联通三华和西北电网的全国电力交换大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作为跨省区、跨流域的电力资源配置大平台的功能更加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