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资讯INDUSTRY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情资讯
行情资讯

江苏坚强智能电网助力江苏实现“两个率先”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02  浏览次数:88

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提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殷切期望。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要求江苏坚持“两个率先”。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一定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两个率先”目标不动摇,提升“两个率先”标准,加快“两个率先”进程,努力走在全国科学发展的前列。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冯军提出,工作应有新标准,管理应有新要求。江苏公司务必要始终保持战略上的前瞻性、意识上的超前性和工作上的主动性,进一步推进企业和电网科学发展,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全面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加快建设“三集五大”体系,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率先基本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深化“两个转变” 实现科学发展

根据“十二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计“十二五”期间,江苏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达1亿千瓦,年均增长9.34%;到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达560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8.48%。而江苏一次能源特别是煤炭资源匮乏的资源状况,加上环境容量受限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江苏满足电力需求的最佳路径是大力推动外电入苏,同时加快风电、光伏和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此,“十二五”期间,江苏公司将加快推进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

江苏公司将以解决主网和配电网“两头薄弱”的问题为根本着力点,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加快推进锡盟—南京、淮南—南京—上海、靖边—连云港、锦屏—苏南等交直流特高压项目建设;加强江苏500千伏电网与特高压工程的协调对接,尽快建成满足省内北电南送、区外电力消纳、省际电力交换需求,具有较好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500千伏主网架,使江苏北电南送通道由“十一五”末的4个增加到“十二五”末的5个;220千伏电网进一步优化分层分区结构,由现在的12个片区增加到2015年的26个;通过实施配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实现输电、高压配电与中低压配电等各环节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适应电源集约化发展需要,统筹开展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及发电涉网各环节的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全面提升消纳省内大煤电、大核电、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力和电网智能化水平。“十二五”期间,预计新增1000千伏变电容量2400万千伏安、输电线路940千米,新建±800千伏直流换流容量2220万千瓦、输电线路352千米,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507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220千米。

加快建设“三集五大”管理体系,推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江苏公司将不断推进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向纵深发展,推动实现企业核心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方向和做实省公司、做优市公司、做精县公司的要求,在2011年完成“五大”体系试点建设任务,建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权责清晰、流程顺畅、管理高效的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为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广实施做好示范表率。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深化“五大”体系建设,以此促进电网发展能力、企业运营效率和供电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

践行“四个服务” 推进共同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为此,江苏公司将正确把握企业的基本定位和使命,把践行“四个服务”宗旨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跟踪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沿海开发、苏北振兴、新农村建设等经济建设重点,超前规划建设电网,确保电力安全有效供应,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带来的持续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推进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江苏公司将全面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营配一体运作、业务省级集约、服务实时监控、组织扁平精干”的新型营销体系,通过实施集约、精益管理,全面提升市场和服务的快速反应能力,实现企业效率、效益的最大化,预计到2014年,全省将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四级营销与服务的高度自动化管理系统;持续实施“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大力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和谐共赢、利益共享、共谋发展理念,铸造并向全社会展示安全可靠、规范高效、智能互动的卓越供电服务品质,有效提升国家电网的美誉度;全面完成并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重点做好智能小区的建设和推广应用,完成分布式电源接入试点建设,构建智能化双向互动用户管理与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和效率。

江苏公司将继续落实好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按照“和谐、环保、节约”的理念,集约规划、设计和建设江苏电网,进一步推进做好节能发电调度工作,助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充换电设施设计、建设和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推进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充分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主体的作用,使需求侧管理实现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经济技术手段为主转变,以错峰避峰、负荷管理为主向以提高终端能效为主转变。“十二五”期间,江苏公司将积极促进全省建成1000个以上的需求侧管理示范项目,总计可减少电力需求60万千瓦,年可实现节电30亿千瓦时。

加强“三个建设” 支撑全面履责

江苏公司明确,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过程,本质上是提升企业素质的过程。企业素质是企业凝聚力、执行力、软实力的综合反映,是企业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决定因素,是企业文明程度和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

为此,“十二五”期间,江苏公司将全面加强“三个建设”,大力实施“先导”“引领”“强基”“塑形”“育才”“惩防”“凝心”“和谐”等八大工程,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此支撑公司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并为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江苏公司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建设作为“三个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作为“三个建设”的重中之重,把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作为“三个建设”的重要基础,把提高全员素质作为“三个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大力实施“职业素养提升工程”,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精神培育、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员工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明素质,让遵章守纪、敬业爱岗、诚实守信、感恩奉献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让积极进取、高效执行、团结协作、勇担责任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打造具有电网企业特色的职业作风,实现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大力实施企业文化落地工程、精品工程和评价工程,将国家电网公司的基本价值理念融入江苏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行为,以精品化思路开展企业文化整合传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价值观建设,努力建设一批集中展示江苏公司科学发展新成就、新经验、新气象的企业文化重点项目,并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企业文化成效,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改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