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媒体报道,日本大地震事发已两个多星期,余波依然没完没了。核泄漏固然时好时坏,因而衍生的缺电问题,更成为日本恢复经济动力的头号绊脚石,其影响更可能扩散到整个亚洲区外围。
全国11%电力仍停产
据外电报道,除了福岛县出事的核电厂外,当地另外3家核电厂、6个煤电厂及11个燃油电厂均因为损毁而告关闭,意味东京电力接近20%的发电容量,或全国11%的供电能力,均已停止服务。
为了减省用电,东京都已实施间歇停电的情况,部分指定地区每日更停电近3小时,有关情况至少持续至4月底,往后供电虽可能除着天气回暖而好转,但到夏季用电高峰期间,断电的情况又再出现。外界估计,要完全恢复供电,可能要数月的时间,甚至要到明年。
在缺电下,靠电力驱动的电车及地铁都不时停开,市民惟多留在家,减少消费,更大的影响在于对生产活动的干扰。摩根大通早前便发表报告指,日本3月份的工业出产将急跌1成,幅度是95年神户地震的4倍,估计第二季经济按年率计收缩3%,当中一半的倒退可归咎缺电。
观察铜价知影响程度
外围贸易伙伴特别是亚洲新兴国家将于下季开始,逐渐感受到这股停电的冲击,虽然日本只占全球经济产出的8.7%,但却占有全球晶片产量的2成,矽晶圆产量的6成,及用于电路板的树脂(Resin)产量的9成。据Yardeni Research研究主管Ed Yardeni指出,事件对供应链的影响,可观察铜这种科技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地震发生后,国际铜价持续积弱,假若进一步跌穿每磅4美元,则显示全球供应链受影响的程度,较预期严重及长期。
历史未必重演,当大家以为今次日本将会如当年的神户地震般,很快便能从灾难中浴火重生。停电的威胁,却令今趟大地震的经济影响,可能较只出现短暂缺电的神户地震更严重及持续,复原之路也变得崎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