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资讯INDUSTRY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情资讯
行情资讯

智能电网40亿产业链即将形成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27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浏览次数:124
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未来10年里,智能电网预计年均投资约3000亿元。而在业内专家看来,国家电网的投入资金将拉动十倍乃至百倍的资金跟进。

?

?

“智能电网建设将成为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超级引擎。”中科院首席能源专家武建东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表示,“其投资拉动效应将使GDP每年至少因此增加一个百分点。”

?

首先感知这一利好的是股票市场。2010年上半年,沪深指数下跌28%,而智能电网板块指数仅仅下跌2.4%,板块中的“龙头”更是逆势大幅上扬。

?

按照国家电网的发展规划,2009年、2010年不过是智能电网的“规划试点阶段”,主要工作是制定规划和相关标准,这一阶段的投资寥寥无几。而即将到来的2011年~2015年,则是智能电网计划的“全面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投资金额接近2万亿元。

?

“我们判断这个规划一旦实行,将产生巨大的市场蛋糕。”一位参与智网联盟的企业家说,“争夺战已经开始了。”

?

地方“抢跑”

?

国家关于智能电网的规划尚在酝酿之中,但地方政府已经提前“抢跑”。

?

5月初,江苏省公布《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2009~2012年)》,提出要以智能电网建设带动智能电网产业、以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思路。江苏省设定每年在智网的投资200亿元,到2012年、2015年智能电网产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500亿元、3000亿元的宏大目标。

?

江苏省经信委电力处一官员明确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省政府高层希望分散的电力装备制造业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

5月12日,上海推出《上海推进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根据方案,上海将新能源接入与控制、智能变电站系统及智能设备、电力储能、智能配电网与智能用户端等作为智能电网的重点发展方向。力争到2012年培育3~5家智能电网行业的龙头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

江苏和上海的“抢跑”引来共鸣。《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山东、河北、浙江等省已经先后启动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

?

“不能落后。”山东省发改委内部人士透露,“省政府已经责成国家电网山东分公司拟定全省智能电网规划纲要。”

?

事实上,国家电网山东分公司已经初步完成了《山东电力集团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审议稿)》,但相应投资远低于江苏和上海。

?

“山东省智能电网的建设与投资应与其经济大省的地位相符,在智能电网方面的年投资不能少于江苏。”上述山东发改委的人士透露,山东方面也希望推动山东与国家电网签订类似于上海模式的战略合作协议。

?

比省级政府更先行动的是城市。早在2009年,江苏扬州已经与国家电网接洽,希望将该市打造成中国第一个智能城市。
:“我们觉得目前建设智能城市不切合实际,所以婉拒了。”国家电网一位专家说。

?

但这并没有打消扬州发展智能电网产业的积极性。2010年4月,扬州建立“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基地”,这是全国第一个兴建的智能电网产业基地,虽然这一基地目前大部分是个空壳,但扬州市政府已经明确指定了打造“千亿级智能电网产业基地”的具体目标。

?

扬州市各个区县也进行着自己的智能产业基地规划。宝应县以宝胜集团为依托,发展智能电缆电线;邗江则以风电设备制造为主,打造电力电气设备集团;江都则规划建立以电力金具为主的特色产业园区;就连高邮菱塘回族乡也在6月建设了一个智能电网产业基地,主推风力发电、生物智能发电和储能技术。

?

国网电科院副总工程师姚建国曾经就智能电网建设专程去过扬州。“效果不是很理想,他们更多还是从发展当地产业的角度去考虑。”

?

扬州式的“抢跑”还在复制。5月7日,浙江温州出台电气产业发展新规划,计划依托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用两年时间将温州建成“国际电气城”,年产值达到千亿元;河南省平顶山也拟定了“中原电气城”的蓝图,其目标是到2015年整个智能电网产业链实现年产值600亿元……

?

“资本市场现在已经严重过热了,市场透支,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机会。”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主任王益民说。

?

中国电力科学院的一位主要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随着智能电网项目招标和建设工作的推进,地方政府的热情还将进一步高涨;这些热情虽然略显草率,但是在地方看来,近4万亿的投资对地方政府而言无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

企业“黄金十年”

?

“我不是在北京,就是在济南,要么就是在北京到济南往返的路上。”深圳浩宁达(002356,SZ)总经理王荣安告诉记者,国家电网的智能电表招标是委托国家电网山东分公司进行,穿梭在北京和济南,已是他的工作常态。

?

自2009年12月第一次智能电表招标以来,智能电表、信息采集器等配套设施的招标已经成为行业企业的第一块“唐僧肉”。一批电表企业蜂拥而至,先下手为强的浩宁达,已经有所斩获。

?

9月2日,浩宁达发布公告:公司中标国家电网公司招标采购智能电表项目,中标总数量31.3万只,总金额9596.17万元,中标金额占公司2009年度营业总收入的35.70%。

?

当日,浩宁达涨停。

?

浩宁达是在今年7月国网进行的2010年第二轮招标中中标的。在这次招标中,国网共招标智能电表188万只,包括浩宁达、深圳科陆、宁波三星、长沙威胜、烟台威思顿等15家厂商中标。

?

浩宁达证券事务代表李丽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这已是浩宁达年内第二次中标智能电表,2010年7月初在国网的第一批智能电表竞标中,浩宁达中标电表69.80万只,中标总金额1.24亿元,占公司2009年度营业总收入的39.41%

?

两次投标中标,一年温饱无虞。这也让浩宁达加大智能电表产能扩张,到2012年,该公司智能电表的年生产能力将由目前的58万台提升至188万台,增长幅度近240%。

?

整个电表行业都在重复着浩宁达式的扩张。国家电网已经进行了三次针对智能电网的招标,先后招标智能电表271万块、信息采集器32万块,涉及金额6.2亿元,中标企业共计37家。

?

这仅仅是开始。智网专家武建东的《中国智能互动电网发展战略报告》中预计:在我国智网建设中,未来5年至少需要更换2.4亿块智能电表。而按照国家电网的计算,这一领域的采购额将达到600亿元。

?

在智能电网投资中,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设备占绝对权重。但是,该市场因为技术壁垒、行业进入和资金门槛都很高,和竞争激烈的配电市场不同,其呈现出明显的寡头竞争格局。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