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的智能小区(也称智能用电小区)——重庆渝北区加新沁园和富抱泉小区,昨日正式竣工。记者从市电力公司获悉,这是我市第一个智能小区,也是全国首个规模超千户的智能小区。
国家对智能小区有标准的定义,主要功能应有:用电信息采集,小区配电自动化,电力光纤到户,智能用电服务互动平台,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智能家居服务,统一展示平台,自助缴费终端,水、气表集抄等。
“智能小区的重要意义就是节电。”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单业才介绍,通过智能小区的建设,采用智能交互终端、95598互动平台、短信、电话等多种途径,对客户提供了用电信息查询、家电远程控制、用电策略建议等丰富的服务内容,这样用户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用电。
据介绍,国家电网公司将重庆纳入首批智能电网试点城市,共投资1807万元建设了该智能用电小区试点项目。小区建筑面积22.25万平方米,涉及用户1334户,于6月28日全面建成。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小区,是考虑到住户众多,能代表重庆地区人口密集、用电情况复杂的特点。
目前,智能小区还在试点阶段,在我市将继续推广。据悉,美国、欧洲已率先推动智能小区的建设,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宁夏、广东等地都在加快试点工作。
畅想智能小区的一天生活
智能小区里的生活什么样?昨日,参与建设的市电力公司工程师们,给我们描述了生活在智能小区的一天。
昨晚看了球赛,你昏沉沉地赖在床上不想动。这时,闹钟“丁零零”响起,提前设置好的窗帘开关程序启动,窗帘伴随着背景音乐徐徐打开,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子洒在床上,提醒你该起床啦!
走进停车场,在一座充电桩前找到自己的电动汽车。车已经利用晚上用电低谷电价较低时充好电,可以开心地驾车去上班。
利用工作间隙的休息时间,打开办公室里的电脑,登录专门的网页,可以看到家中的用电实时显示,此时正是用电低谷,电价不贵。于是,远程控制家中的电炖锅开始炖鸡汤,回家就可以美美饱餐一顿。
午休前,突然想起门廊的灯坏了,晚上回家只有摸黑。而且这个星期天,有客人要来祝贺自己乔迁新居,家里的卫生还没有打扫。没关系,继续上网,打开“社区服务”的“物管报修”,填上报修原因、地点,并确定时间,提交申请。回家时就有物管人员在家等着了。然后,在“家政服务”里选择“住家保姆”,有不少保姆供选择,其所属的家政公司、年龄、经验、价格,一目了然,挑选满意后,约好时间、地点,留下电话,搞定了。
一天的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天气热,回家途中用手机远程遥控打开空调,回到家就能享受清凉。
回到小区,听说另一单元住户有小偷进屋了,不过不用担心,家里的智能安保系统监视到了异常,已经把报警信息发给主人,并传送信号给物管中心,小偷被捉现行。这个系统还能监视浓烟、漏水和漏气等情况,随时报警。
打开门廊处的智能控制终端显示屏,页面显示:目前用电安排比较合理,绿色指数较高。各种家电的开关状态、当前功率、耗电量、节约电煤及二氧化碳量,一目了然。还可查询用电明细。安装在楼顶的光伏电池板是自主发电装置,把电送回自家电网,节约了不少电费。听物管说,再过上一阵子,等相关规定出台,自己家发的电如果用不完,还可以卖给电网赚钱。
智能小区
九大功能
1、运用智能电表技术,实现用电信息自动采集;
2、提升电网自动化水平,保证小区可靠供电;
3、电力光纤到表到户,服务互联网、广电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
4、智能用电服务互动平台,实现用户与供电企业的实时互动;
5、示范分布式光伏发电,倡导清洁能源消费;
6、配置电动汽车充电管理设施,满足居民使用电动汽车需求;
7、家电的远程监测与控制,促进家庭合理用能;
8、设置自助缴费终端,方便客户缴费;
9、实现水电气集抄,有效整合各运营商的人力资源。
如何实现智能?
重庆电力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徐鑫介绍,实现智能的基础是全面覆盖的电力光纤,通过电力光纤,把其他的网络、通信等信号转换,三网融合,再输送入户,实现对家电的控制,并与电力企业交互信息。
普通小区
可否申请改造?
建设者算了一笔账,在这个智能小区,铺设光纤、控制系统基础,投资1807万元左右,用户1334户,算到房子造价中,每平方米造价90元左右。不过,由于原本就需要安装铺设线路,所以算下来,每平方米只比平常造价贵几十元。不过,智能小区的建设,其电力智能化部分是市电力公司直接投资的,不会影响居民购房成本。这样看来,使用者越多,一套系统平摊到每户的价格就越低。所以,小区整体申请比较合理,而个别家庭单独安装不太现实。
普通家电
是否需要更换?
不用。要实现对家电的控制,可以选择购买智能家电。不过,如果不想更换家电也无妨,只需一个智能插座,即插座转换器,就能让电器实现自动转换到“智能”,智能插座单价约在10-20块钱,比普通插座略贵。插座有点像手机充电器的转换器,含有一个通信模块,实现自动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