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表示,“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机组的任务已经提前一年半超额完成。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467台,总容量达到5407万千瓦。而“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 而受本轮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用电需求连续多月缓和给小火电关停任务达成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在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时称,如果没有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电力供需缓和这一“契机”,任务也会完成,但“或许不会提前一年半就完成这个目标”。
国家能源局透露,在关闭这些小火电机组过程中,国家综合采取了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中央财政直接投入为20亿,此外还专门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关停中所涉及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含金量很高的政策”。
但是,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孙勤也表示,对于下一轮关停的目标,目前尚未确定,在国家能源局今年8月份将要召开的全国电力工作会上,将就下一步的关停目标与相关地方和电力企业进行商讨,并最终确定下一阶段的关停目标。
不会导致供电紧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本轮经济危机带来的电力需求缓和,为如此迅速完成“十一五”小火电机组的关闭任务提供了契机,那么,随着经济复苏电力需求势必持续回升,在此情况下,受小火电机组关闭的影响,会否在短期内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
对此,孙勤明确表示,不会因为小火电机组的关闭而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孙勤解释称,虽然已经关停了5000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但是,这几年我国每年新建的大型机组,特别是包括清洁能源的低碳机组不断增加,每年新增大概在7000万千瓦左右。
但是,考虑到在一些地区新增大型机组与之前散布于各地的小火电机组在地区分布上并不完全重合,所以,尽管在电力总量供应上没有问题,但如何保证均衡的供应?
对此,孙勤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称,在这些大型电力机组批复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对关停小火电所在地的电力供应保障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关闭小火电的原地或附近优先安排一些大容量的火电项目,二是,要求电网企业加快配套电网建设,切实保障关停机组企业或地区的电力安全供应。
在2007年国务院以国发【2007】2号文件予以批转印发的《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意见》中称,鼓励各地区、各企业关停小机组,集中建设高效、清洁大机组,关停一定规模的小机组并能妥善安置职工的电源项目,优先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
除此条规定外,该文件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针对关停小火电机组的具体措施,被孙勤形容为比财政投入更具“含金量”的政策。
例如,一些激励的政策,关停了小机组,国家会优先允许上大机组项目。能源局电力司司长许永盛表示,按照国家目前运转的体制,如果允许一个地方一个企业上大的项目,对各级地方政府、对发电企业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政策。
关停小火电工作任重道远
当然,国家能源局官员也承认,在关停过程中,确实存在死灰复燃的情况。
“在关停的过程中,有极个别的企业有这种关完以后,由于电力需求扩大,特别是去年电力紧张的时候,又恢复供电。”孙勤称。
但是,孙勤明确表示,对于这样的情况,国家能源局和监察部进行了严肃的查处,“目前公布5407万千万都是实实在在的”,“绝对没有掺水”。
“在关停过程中,从2号文件下发以后,又建立了一整套的核查制度。这套制度执行以来,派了400多人次进行现场核查,逐台按照确定的关停标准对机组实施不可恢复性的拆除。”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郝卫平介绍,对个别关停后又恢复生产的企业,由监察部带队,国家能源局组成了专门的调查小组,最后,企业、当地政府的7位相关责任人受到严厉处分。
“发现这种情况以后,被关停的机组又从关停的名单里剔除出去。目前公布的5400多万千瓦关停清单中不包含这种情况。”郝卫平告诉记者。
与本轮提前完成“十一五”小火电关停任务相关的是,有半数省份提前完成了本地区“十一五”关停任务,这些省份包括广东、河南、江苏、山东、河北、安徽等15个省,其中,前五个省份关停了3146万千瓦,占全国关停总量的58%。
此外,大型国企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中央所属五大发电集团共关停小火电2233万千瓦,占全国关停总量的41.3%。
当然,孙勤同时表示,尽管提前完成了“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机组任务,但目前全国还有20万千瓦及以下纯凝火电机组约8000万千瓦,能耗高、污染重的火电装机依然较多。而且,随着关停工作的深入,人员安置任务更加繁重、债务处理难度更大,资产关系更加复杂。
孙勤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能源局将会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把淘汰小火电工作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但是,具体到下一阶段关停的目标,目前并没有确定,预计将会在今年8月份召开的国家电力工作会上,国家能源局将会与所涉地方和大型企业进行商量,共同议定下一步关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