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新闻THELOCALDYN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电新闻
供电新闻

建设智慧佛山 将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家电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07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浏览次数:114

家电行业可以与物联网技术结合,打造智能家电。资料图片

  一台IPHONE,不仅具备自带的功能,用户还可以在ITUNE上搜索喜欢的音乐,甚至带动了软件产业为其设计收费软件;一台KINDLE,不仅是简单的读书器,还允许你在亚马逊的网络上搜索购买想要的电子图书。无论IPHONE还是KINDLE,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网络粉丝群,他们每天都在网络上钻研这些随身电子产品的用法,推荐软件,交流感想,为产品做着无数的人际推广,而各种客户意见反馈,又进一步提升产品。

  这样强调产品与人互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的产品就出现在我们的时代。佛山制造希望从OEM出口转型为自有品牌,在与国际品牌角逐中面临着根本的思维转变———从纯粹的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硬件+软件”的方向发展。

  信息化,不能满足于某一个孤立的技术提升,不能满足于应用ERP、CRM等系统进行企业各环节的管理。这些仅仅是开始,关键是企业如何从营销思维和模式上转变,如何通过有组织的信息获取经济价值。

  上周五,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向媒体和部分部门深入阐述了经济发展要结合硬件软件,充分重视信息化与智能化、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理念,这应该引发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的新一轮思考。

  如何理解产业发展中“智慧”这一新生产要素的具体内涵?如何在佛山产业升级过程中嵌入“智慧”?近日,佛山市经贸局局长李坚接受本报专访,详细阐述他的理解和实践。本报特将此作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思想交流阶段第五篇刊出。

  家庭中普遍使用的微波炉使用智能技术后会有什么革命性功能?设想一下,一台微波炉可以直接从信息中心下载用户想要的菜式做法,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温度,把用户想要的菜式自动烹饪出来。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一是微波炉能够模拟多种烹饪功能,二是触摸屏、芯片、无线网络等电子设备植入,三则是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智慧”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记者:如何理解信息或者“智慧”作为一种全新生产要素对于产业升级、企业活动的具体意义?

  李坚:“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提出以信息化融合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这是一个革命性的体系,让我们更加科学、直观地理解如何创造一个宜居宜商宜发展的环境,来促进佛山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

  然而,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帮助企业做强做大的过程中,如何利用“智慧”这一全新的生产要素?这是“智慧佛山”战略提出以来,经贸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经济生产领域,“智慧”的内涵是什么?简单的理解,“智慧”应该代表一种先进的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渗透,形成信息化的智能管理、产品等。可以预见,在“智慧佛山”概念下,通过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技术,佛山的各优势传统产业完全可以焕发新机。

  但正如陈云贤书记所言,“智慧”带来的是一种软性的、看不见的、无形的生产要素。在产业领域,“智慧”还应包含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文化、品牌经营、渠道布局、管理制度等,这就需要我们去慢慢探索。

  具体到经贸部门,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找准“智慧佛山”的切入点,即以RFID、物流网等前沿信息化技术为主的“智慧”要素如何“应用”到佛山传统产业中。

  我们必须及早着手,推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流通等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重大进展,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传统产业从数量主导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经济发展从总量优势型向总量与效益并重型发展。

  智能家电将现突破

  记者:产业升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佛山如何切入“智慧”生产要素?

  李坚:佛山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智慧佛山”要真正引领产业升级,关键在于“应用”。目前我们经贸部门的思路是,以“点”入“面”,以一个企业、行业为突破口,找到可行性方案并集成为标准,逐步向产业各个领域延伸。

  比如家电行业与物联网技术结合打造智能家电。目前佛山美的已经率先在这方面进行尝试,他们的标准可能成为我们乃至世界国家智能家电的标准。家电行业引入信息技术不但增加了产品的功能,而且在生产、储运、销售、用户的使用,直到产品报废,皆可放在一个信息平台处理,企业经营运作更贴近市场,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易于回收处理废旧产品,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更具备竞争力。

  我举一个例子,家庭中普遍使用的微波炉使用智能技术后会有什么革命性功能?设想一下,一台微波炉可以直接从信息中心下载用户想要的菜式做法,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温度,把用户想要的菜式自动烹饪出来。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一是微波炉能够模拟多种烹饪功能,二是触摸屏、芯片、无线网络等电子设备植入,三则是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我们正尝试同时在多个产业、行业寻找“应用”的切入点,“点”多才能逐渐汇聚成“面”。比如机械装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制造等,推广供应链管理、集成制造和敏捷制造等网络制造与管理技术,以及发展信息技术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的品牌和产品等都是已经开始进行的工作。

  “智慧佛山”提出了液晶显示、LED、光伏产业、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目标,而这些目标同样需要切入点,即企业的参与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只有无数的企业融入到新兴产业链条里,我们的新兴产业才能成规模、上水平。

  政府在这过程中就是帮一把、扶一片,打造企业发展的环境。具体来讲,我们的措施很多,有的是宏观的,也有具体操作层面的,比如我们开展广东现代产业500强的申报,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千项百亿工程,开展的产学研对接、发展总部经济、企业清洁生产、信息化等五类试点示范建设等等措施,企业参与的过程,实际就是推动佛山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向先进制造环节前进的方向和重点。

  打造平台服务企业

  记者:“智慧佛山”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政府部门如何以“超前引领”的思维引导产业、企业结合“智慧”要素转型升级?

  李坚:企业和人是“智慧佛山”的落脚点和主体,而经贸部门的任务则是搭建一个好的平台,为企业应用“智慧”要素提供标准和服务。

  目前经贸局首先做的是运用政策手段,鼓励RFID等物联网技术和应用领域的突破。在市经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经贸局部分)中,将安排支持RFID等物联网技术突破的项目和信息化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项目,以及应用于物流、现代流通业的项目。

  同时,加强招商,积极寻求全球主要RFID芯片提供商的产业转移项目、国内重点RFID产业基地的项目,积极引入RFID产业链的射频识别技术产品、读写设备与终端、专业芯片、标签等项目。加强产学研合作。引进知名高校及RFID等物联网技术研究机构进入佛山市建立研发中心,打造射频识别产品的研发平台、检测平台、培训平台。

  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发展趋势,我们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有序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比如,开展“工业生产数字化改造示范工程”等4个100示范工程;开展推进企业关键环节信息化提升、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和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与安全生产五类试点示范建设等等。

  而在整个产业升级背景中,为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方案落实到实处,我们挑选出39个重点建设项目作为载体,每个重点项目企业用于改造提升的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用于重点项目改造提升计划总投资48.315亿元。

  对应“智慧佛山”切入产业的几大“应用”点,目前我们成立了一个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工作小组,重点主抓现代物流、智能电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个方面与智能、信息化的结合,每一个方面都会主抓几个项目。(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