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资讯INDUSTRY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情资讯
行情资讯

湖北南漳县山区农村电力建设滞后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唐登才  浏览次数:127
 日前,湖北南漳县政协在调研中了解到,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用电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一些山区农村电网老化严重,电力供应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扩大农村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

  以南漳县为例,农村电网主要形成于20世纪60—80年代。1999年,南漳县进行了第一次农网改造,全县农网中低压工程覆盖率达到95.6%,高压工程完成计划投资规模92%,全县农村综合台区(一台变压器所管辖的区域称一个台区)1166个,基本满足了当时农村用电所需。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用电量骤增,其安全状况和供电能力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农村用电需求,供电“卡脖子”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

  农网建设水平落后。由于受当时条件、技术、设备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办电标准很低。电网结构不合理,网络等级低,供电半径大,导线细,压降大,电压质量差,只维持在“灯着滚子转”的水平上。很多设备因陋就简,只换了水泥线杆、用户电表和原来以铁丝代线的部分线路。如南漳县清河区51个村民小组,通三相四线的只有19个,还有32个村民小组不通三相回线电。只有4条10KV供电线路,变压器31台,供电3570户。

  输配电设备老化。目前南漳县农村入户线路绝大多数是25裸体线,有的仅仅只有一根铜芯连着,遇到刮风下雨,就断线路。其它电网设备绝大部分是90年代的产品,经过10年的运行和风吹日晒、雨雪侵蚀,老化严重,健康水平低,安全性能差。

  用电量增大,远远超过当初设计能力。大多数台区都是80年代办电时配设的50KV变压器,平均每台变压器管120户左右。35KV、10KV线路长,挡距大,损耗大,影响供电质量,供电能力差,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如南漳县清河区黄莲树村11、12组共103户420人,家家都有电视机,80%的户有电冰箱、洗衣机,20%的户有空调、电磁炉等,每到晚上七八点用电高峰时,40瓦灯管带不动,60瓦的灯泡是红的,彩色电视看不成,更别说用洗衣机和空调了。

  二

  农村电力滞后问题的存在,一是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少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反映,这几年外出打工学到了一门技术,积攒了部分资金,很想回到家乡选择一个项目创业,但没有现成的供电条件,要重新架一条三相四线供电线路,按照电力部门的规定,个人投资太大,既投不起,也不划算,只能再等等看。二是不利于国家家电下乡这一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实。当前,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买家电的积极性,丰富了农村集贸市场,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可部分农民反映说,本想抓住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机遇买回一些家用电器,但由于电源布点不够,变压器容量小,电压过低等原因,导致用电不畅,根本无法正常使用。三是不利于拉动农村这一广阔的消费市场。近年来,我国农村的消费环境在逐渐改变,道路、电信、自来水等在一些地区已有所改善,但使用家用电器,最重要的基础是电。我国有2亿多个农民家庭,如果农村家电普及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数亿元的家电市场需求,可见电网落后成了农民使用家用电器的拦路虎,制约了家电产品在农村的普及。

  三

  农村电网改造是一项投资巨大的惠民工程。电力作为先行工业,要求比经济发展具有超前的速度。为此建议:

  一、电力部门应对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电网的现状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从经济发展远景目标出发,跳出“修补圈子”,尽早动手,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规划,逐级申报立项审批。

  二、国家和省级电力部门加大对农电投资的力度,及时启动新一轮农网建设改造工程。将农村电网纳入低电压改造范围,作为新农村建设电气化配套改革重点,合理配置电网资源,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适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少的先进农网。

  三、组织人员对农村电网危险点和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安全状况较差的中低压线路进行改造,对老化严重的配电盘、电容盘进行维护更新。对存在表箱锈蚀严重、供电半径过长、配电超负荷、中低压线路健康状况差等问题的村,和因缺乏资金来源未能对农村电网进行持续改造,导致供电设施老化现象严重的村加紧改造,彻底解决农村电压低、用电“卡脖子”的现象。

  四、加强电力企业维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积极推广农电新产品、新技术,提高农村电网维护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为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