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系统配网深化应用是国家电网公司今年生产信息化建设重点工作,主要是对配电业务功能扩充开发并应用。
据天津公司生产技术部主管李万超介绍,本次配网深化应用试点项目分四个阶段,完善生产管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共享和应用集成功能,将在扩展配网功能的同时减少基层技术人员日常维护工作量,使得生产管理系统成为生产管理的基础性平台。生产管理系统在原有生产管理各项标准基础上,将融入配网管理标准,结合配网生产专业特点和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地理空间信息优势,更加完整地收录配网管理信息,服务日常的生产运行管理。
试点项目还将结合智能电网规划建设,统一设备状态监测单元的功能和通信规约,为输变电状态监测系统应用做好准备工作。
天津公司目前已经确定滨海、城南和东丽供电分公司作为生产管理系统配网深化应用的试点单位。试点项目将于年内在天津公司实现试运行并完成功能验收。
据了解,天津公司生产管理系统一期建设工作始于2009年2月17日,于2009年6月正式在天津公司范围内上线运行,实现了功能和范围在天津公司生产单位和部门的全覆盖。
延伸阅读
地理信息系统让生产管理更智能
生产管理系统是以设备管理为核心,通过建立全面的设备、运行、评价体系和相关业务流程,实现设备及生产运行的全过程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输变配设施的实时定位。两者共享信息、集成功能后,将实现对全部输变配设施的实时精确定位、管控。
比如,以后在实施PDA巡检时,天津公司将能实时掌握巡视人员的地理位置,规范日常巡视行为。在配网故障出现时,天津公司就能更加准确直观地进行故障定位,调用离故障点最近的抢修人员、车辆,快速排除故障,大幅提升抢修效率。
与生产管理系统共享信息后,地理信息系统所用的大部分设备信息数据,可以直接从生产管理系统中提取。